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美国IT公司CEO辞职看偷情的计谋与报应|羊晚快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0 21:45:00    

成千上万人的存在,往往能够为个体提供某种安全感。比如去某一个偏僻处踏青,如果是一大堆人浩浩荡荡,就不会有瘆得慌的感觉。

英国“酷玩乐队”当地时间16日在美国举行的一场演唱会上,现场大屏幕镜头随机扫过观众席,定格在了正亲密拥抱的安迪·拜伦和克里斯汀·卡伯特身上。

拜伦是美国独角兽IT公司“天文学家”首席执行官,卡伯特则是他的女同事。在人山人海的演唱会现场,这对男女毫无戒备,以满满的松弛感沉浸其中,同时享受音乐与偷情。但是世事难料,所谓无巧不成书,买金的遇上卖金的,镜头偏偏就“随机”到了两人身上,于是乐极生悲。

根据相关报道,当时,卡伯特迅速用手捂住脸并转身,拜伦则立刻低下头躲出镜头之外。但为时已晚, 主唱克里斯·马丁在舞台上无情补刀:“哎呀,哦,快看这两位……怎么回事?他们要么在搞外遇,要么就是太害羞了。”

最新消息是,公司发布声明,确认拜伦已经辞职。人们可以很明确地说这两人咎由自取,无论如何偷情都是不道德的。从现代文明的角度来说,事实的确如此。

但在当事人心里,估计有一万匹草泥马飘过。他们在演唱会约会,不就是因为稠人广众保险么。在成千上万人中被镜头定格的几率之低,有两种场景可堪比拟。一是在古典场景中穷书生接到大家闺秀抛来的绣球;二是在现代社会里中了上亿元彩票。拜伦如果能够从这样的角度去理解自身的际遇,估计就不会那么郁闷。

拜伦这一抱似曾相识。2023年成都太古里街头,一个普通的午后,一对穿着粉色情侣装的男女手牵手从街上走过。也许是男人倜傥,也许是女人风情,也许并没有什么也许,街拍摄影师拍下了他们的镜头,并发到社交媒体上。男女主角的身份迅速曝光,也是不伦之恋,也都受到了相应的惩处。

人们批判不伦之恋,这种批判符合人类基本的伦理共识。但事实上,偷情经常被看成是一种趣味、一种利益。比如,抱着情人看演唱会、牵着美女的手逛街,那种感觉和“左手摸右手”还是很不一样的。面对诱惑和欲望,人们常常克服不了自身的懦弱。这是人性的弱点,也是许多悲剧的起源。

在《三言二拍》里,记载了许多偷情故事。主人公为了达成目的,施展了种种匪夷所思的计谋和手段。学者康正果在《重审风月鉴》一书中评述道,按照今天的文学趣味来说,这些描写偷情的小说并没有多少可读的作品,除了个别颇有浪漫情调的婚配喜剧和《珍珠衫》那样精雕细琢的作品之外,大多是肤浅乃至粗俗的。而为了增强故事的可信性,许多胡编乱造的情节往往被填充到因果报应的框架里,这样一来,很多在今天看来难以置信的结局都有了不容怀疑的合理性。

因果报应的叙述模式之所以在中国古典小说中长盛不衰,就在于能够为读者提供某种阅读快感。就像人们看到拜伦黯然离场、看到太古里粉红男女受到相应的惩处,虽然他们支付的其实是现代社会框架下的犯错成本,但人们更愿意简单粗暴地品咂“因果报应”的文化因子。无论你使出什么计谋, 比如隐身于演唱会、到离工作地千里之外的地方逛街,都逃不脱“报应”的宿命。

从这个意义上说,“因果报应”的叙述模式似乎也就显得没那么陈腐了。

文 | 羊城晚报评论员 林如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