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治愈丙肝,五个关键环节不可忽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5 16:28:00    

【来源:石家庄市疾控】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未经及时有效治疗,部分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HCC)等终末期肝病。值得强调的是,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的广泛应用,规范化抗病毒治疗已经可以使95%以上的患者实现临床治愈。为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以下环节需重点关注:

及早诊断与启动治疗

所有丙型肝炎病毒 RNA检测阳性者,无论是否存在临床症状、肝脏纤维化/肝硬化程度、是否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或其他肝外表现,均建议尽快启动抗病毒治疗。早期治疗可显著提高病毒清除率,有效阻断肝脏炎症与纤维化进程,降低肝硬化、肝细胞癌等发生风险。

治疗前系统评估

01

肝脏状况:通过肝功能检查、肝脏弹性测定等,明确肝脏损伤程度及纤维化/肝硬化阶段。

02

病毒学特征:精确检测丙型肝炎病毒 RNA定量,必要时检测基因分型以指导特定治疗方案选择。

03

肾功能:因部分药物经肾脏代谢,肾功能情况会影响药物选择和使用剂量。

04

合并感染与疾病:筛查乙肝病毒(H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感染,评估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情况。

05

合并用药:因直接抗病毒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需评估正在使用药物,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风险

规范用药与依从性

目前治疗首选直接抗病毒药物,其具备高效、安全、疗程相对较短的优势。具体方案需基于基因型、肝病分期、肾功能、合并症及药物相互作用等综合选定,并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避免自行调整药量或停药,否则可能影响疗效,甚至导致治疗失败。

治疗后综合监测

01

疗效监测:在治疗前、治疗第4周、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2周时检测丙型肝炎病毒 RNA,推荐使用高灵敏度检测方法(检测下限

02

安全性监测:定期检查肝功能、血常规等生化指标。其中需特别注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变化:

● ALT升高超过正常上限10倍,立即停药;

● ALT升高

● ALT升高

特殊人群

1

育龄期女性

● 治疗前需确认未怀孕;

● 妊娠期间如丙型肝炎病毒 RNA阳性,应在分娩后进行抗病毒治疗(通常建议哺乳结束后启动);

● 治疗期间及停药后规定时间内需严格避孕;

● 若治疗方案含利巴韦林(RBV),女性患者和/或其男性伴侣在用药期间及停药后6个月内必须严格避孕(RBV有明确致畸风险)。

2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

● 禁用含NS3/4A蛋白酶抑制剂(如阿舒瑞韦、格拉瑞韦、维帕瑞韦等)的直接抗病毒药物方案;

● 可选择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利巴韦林等安全有效的方案。

3

合并其他疾病患者(如HIV、HBV、慢性肾病)

● 治疗方案需个体化制定,兼顾丙肝治疗与其他疾病管理及药物相互作用。

规范化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带来了极高的丙肝临床治愈率。做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精准评估、规范用药、动态监测等核心环节管理,可有效降低肝硬化及肝癌风险,加速实现丙肝消除目标。

来源:河北疾控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