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文博赏“艺” 非遗兴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2 10:18:00    

7月17日至21日,第九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办。文博会期间,兴安盟馆的“非遗兴安”主题展区通过传承人现场展演、观众互动体验及非遗文创产品展示,生动诠释了北疆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在兴安盟展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哈达以一曲明快的四胡演奏拉开非遗展示序幕。该技艺2011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希望通过文博会让更多人了解四胡,让非遗走出草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哈达说。


市民挑选心仪的文创产品


白狼林俗树皮画展区同样人气高涨。这项2019年申报国家级非遗的技艺,以白桦树皮为原料,通过剪、刻、雕、烫等手法创作,色彩达40余种。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狼林俗树皮画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艳红手把手教观众裁剪树皮。呼和浩特市民王媛兴奋道:“剪的小兔子活灵活现,原来树皮还能这么‘画画’!”


树皮画传承人李艳红手把手教小朋友裁剪树皮


马头琴传承人旺盛指导参观者学习音阶,小朋友张晨曦说:“马头琴的声音好听,我要让妈妈给我买一把!”

文创产品区成为“打卡热点”。盟级非遗景泰蓝画项目传承人达来展示的国礼同款丝巾、文创礼物,融合传统景泰蓝技艺与现代设计,吸引众多市民驻足。他介绍:“我们带来了传统景泰蓝技艺和新开发出来的一系列的产品,让更多的孩子们了解我们的非遗文化,景泰蓝技艺。”


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画项目吸引眼球


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突泉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赵日霞带来的“一元剪纸”深受市民喜爱。“这是我第一次体验非遗剪纸,在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了一幅老虎的剪纸作品,老虎也是我的属相。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来体验和了解非遗剪纸的魅力。”呼和浩特市民武女士说。


市民体验“一元剪纸”


作为自治区成长性文化企业,兴安盟阿迪雅旅游礼品有限公司在此次文博会上带来了红色文化系列、“守艺兴非”系列等400余款文创产品,进一步展示了兴安盟文化企业的产品创意和表现力。公司总经理跟兄表示:“立足北疆文化资源禀赋,以‘文创+非遗’场景创新为核心路径,深化非遗文创IP,打造了‘守艺兴非’非遗文创品牌,同时引入北京、上海、杭州等机构,深度合作,建立北疆非遗文创联盟,推动产品标准和品牌化。”呼和浩特市民李先生感慨:“以前只知道兴安盟大米,现在被珐琅彩、树皮画‘圈粉’,必须去当地旅游!”

从四胡的悠扬旋律到树皮画的细腻笔触,从景泰蓝的华美纹样到市民眼中的向往之光,兴安盟以非遗为媒,架起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的桥梁。这场文博会上的非遗盛宴,正书写着北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篇章。





图文:记者 都兰 徐嘉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