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清风辽宁”廉洁文化主题校园读书周活动圆满落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1 21:17:00    

清风扬正气,书香润人心。4月21日至28日,由省纪委监委、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廉洁文化”图书进校园系列活动之一——“清风辽宁”廉洁文化主题校园读书周在辽宁大学举办。

此次活动,由省纪委监委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辽宁大学纪委、辽宁省监察官学院、辽宁报刊传媒集团承办,旨在将“书香辽宁”建设与“清风辽宁”建设相融合,以读书活动为载体,推动廉洁文化融入书香校园。

一周的时间里,通过读书分享会、读者见面会、思辨交流会、非遗文化体验等形式,千余名师生与纪检监察干部一起“读廉”“说廉”“写廉”,在阅读、对话、实践中构建起廉洁文化浸润校园文化的全新范式。

“读廉”:以书铸魂 厚植廉洁理念

活动周以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对话——“廉洁文化图书阅读分享会”启幕,通过书籍的力量,引导师生做到克己奉公、以俭修身。

辽宁日报高级记者、长江韬奋奖获得者高爽以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新闻策划《铁纪·铁流》为引,讲述了她和同事们采访报道的亲身经历,用新闻视角再现党纪党规光辉历程,让纪律教育从历史深处走向现实关切。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沈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关捷带来辽宁红色“六地”廉洁文化系列丛书首部作品《辽阔》的创作分享,通过“不吃人民苹果”的故事为师生种下廉洁的种子。

分享会上,还发布了辽宁省第十四届全民读书节百种推荐阅读书目廉洁文化类图书书单。辽宁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艾明秋、辽宁大学纪检监察学院纪检监察学教研室主任高祥与辽宁日报记者高爽的对谈,从图书出版、学术研究与课堂教学和文艺作品等多个角度,聚焦“廉洁文化的时代表达”。他们共同认为,文化是影响社会行为最深层次的精神力量。廉洁文化在新时代应该有新表达,既要传递正向价值,也要可视、可听、可感、可亲,于无声处汇聚向上向善、崇廉尚洁的磅礴力量。

“走进乔叶的文学世界”读者见面会,则从文学的视角打开了廉洁文化传播的一扇大门。茅盾文学奖得主乔叶走进辽大校园,分享长篇小说《宝水》的创作经历。乔叶表示,写作来源于生活,而廉洁文化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建议大家多读好书,从阅读中得到思想启发,涵养浩然之气,从廉洁文化中汲取向上向善的力量。

对廉洁图书的阅读,让师生们深受启发。辽宁大学纪检监察学院2024级纪检监察专业本科生高明说:“通过这些读书活动,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廉洁文化的魅力,希望未来自己能成为廉洁文化的践行者、传播者。”辽宁大学纪检监察学院2024级纪检监察专业本科生胡荃说:“廉洁文化在书中,更在生活里,自己之后也会多读书,并带着对廉洁文化的思考读书。”

“说廉”:以思悟道 培育清廉品格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分享是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充满思想火花的交流和碰撞更有利于析理明事。“青廉对话”思辨交流会就是这样一场创新性的活动。交流的双方,一边是在辽宁大学进行培训的纪检监察干部学员,他们分享自己工作中的经历、感悟,帮助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同时也希望能通过校园中的读书学习解决自己工作中的困惑;另一边是纪检监察学院的在读大学生,他们分享自己在学习中的点滴收获,也希望知道自己在书中得到的知识如何在实践中发挥作用。从读书体会到真实案例,双方的交流串联起廉洁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知廉明理, 涵养廉荣贪耻修养。

以廉润心,“声声”不息。“声传廉韵”廉洁经典诵读活动中,青年学子的铿锵读书声将廉洁文化传播得更远。从《爱莲说》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到《墨梅四首·其三》的“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从《咏史二首·其二》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到《竹石》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学子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齐声诵读廉洁文化经典作品,将文字中蕴含的廉洁思想与浩然正气展现得淋漓尽致。

辽宁大学校友、辽宁广播电视集团(台)主持人曹琳琳,为学生们的诵读做指导。曹琳琳表示,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能够和大学生们分享廉洁文化经典作品,用声音凝聚廉洁正气,希望大家都能做廉洁之人,传递廉洁之声。

“清风青语”宣讲团、辽宁大学纪检监察学院2024级纪检监察专业本科生朱雨萌表示,这次活动让她感受到廉洁文化就在身边,希望通过自己的宣讲让廉洁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引导大家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获。

“写廉”:以践明志 激扬清风正气

当笔墨书信传递廉洁家风,当非遗技艺邂逅廉洁箴言,当经典诵读弘扬廉洁理念,创新文化载体成为廉洁文化的“破圈”利器,吸引广大师生广泛参与,在此次读书周期间掀起阵阵“清风”。

以家书照见初心,“见字如面”传递廉洁家书活动吸引300名省监察官学院培训学员、纪检监察学院师生提笔写廉、以信明志。在省纪检监察图书馆内的“廉洁”专号邮筒中,既有纪检监察干部写给家人的“开门收礼便是关门落锁”的警醒,也有纪检监察学院学生致未来自己的“愿初心仍配得上党徽”的誓言,推动以清为美、以廉为荣蔚然成风。

以非遗镌刻廉心,“匠心传廉”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吸引300名辽宁大学师生动手传廉、以印正心。在辽宁省图书馆古籍修复中心老师指导下,师生将“克己奉公”“清正廉洁”拓印于团扇、书签,也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刻在心里,实现从指尖技艺向心尖敬畏的转化。

廉洁文化主题校园读书周活动激发的“廉”动力正转化为长机制:未来,辽宁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将持续探索把“青廉对话”纳入辽宁省监察官学院培训课程的“交流研讨模块”,进一步丰富辽宁省监察官学院课程体系,常态化地持续开展“清风青语”宣讲团系列宣讲活动,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创新活动形式与多元活动载体,引导学生将理论智慧转化为青春动能。

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从校园场景到社会辐射,从文化实践到创新转化,廉洁文化主题校园读书周活动以跨界思维打破廉洁教育“单声道”,构建多维立体传播矩阵,为“清风辽宁”建设写下生动注脚,并将继续推动廉洁文化走深走实,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辽宁日报记者 赵丹、何书凝、刘芋彤、黄瀚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