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三条以抗日烈士命名的道路融入城市血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1 15:04:00    

当北京地铁报出“张自忠路站”的广播,当国槐掩映的佟麟阁路街心花园里怀表雕塑指向14时30分,当赵登禹路响起《大刀进行曲》的旋律——这些以英烈命名的城市坐标,正以最日常的方式讲述着最壮烈的历史。

英雄从未远去,而是融入城市血脉,指引着复兴之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前夕,记者走访了北京3条以抗日英烈命名的道路,进一步理解了今日中国纪念英烈的现实深意:中华民族,何以沿着英雄之路,走向复兴。

“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

“张自忠路站到了。”地铁报站广播响起,一个抗日英雄的名字,被一座城市反复言说。

“他在1940年亲率部队冲入前线,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张红梅带着儿子来到地铁站内的张自忠像前,讲述英雄的故事。“我们要铭记历史,把国家建设得更强大。”张红梅家就在张自忠路上,她的大伯牺牲在朝鲜战场上,当读到铜像旁英烈的介绍,她一度哽咽。

“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1940年5月1日,张自忠东渡襄河作战前写下遗言,决然赴死。壮烈牺牲时,日本人形容他“像山体倒塌似的,轰然倒地……”

但在中国人心中,大山屹立不倒。在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张自忠路地铁站里,会有市民自发在雕像前摆放花束,瞻仰先烈。

“嘱将赵登禹、佟麟阁、张自忠三先烈,列入本市街道名称,冀作永久纪念。”北京市档案馆里,一封泛黄的函件出现在名为“胜利烽火”的抗战胜利80周年史料展中。

这封1946年9月以时任北平市长名义发给北平市临时参议会负责人的复函,是当时全国上下轰轰烈烈纪念英烈的一个缩影。此后,铁狮子胡同、北沟沿、南沟沿3条路分别改名为张自忠路、赵登禹路、佟麟阁路,路名延续至今,还被用作学校名、地铁站名。

时间定格在殉国时刻

赵登禹、佟麟阁、张自忠都经历过长城抗战,他们率领的29军大刀队曾震慑日本敌军,鼓舞了抗战士气。七七事变发生后,赵登禹、佟麟阁战死于南苑,镇守北平的张自忠脱险后南下抗战,最终阵亡于湖北。

在北京的街巷地图中,赵登禹路北起西直门内大街,南至阜成门内大街,东西两侧胡同众多。

赵登禹将军纪念雕塑位于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外墙中央,由卢沟桥的雄狮、赵登禹将军塑像、将军题写的“为国家扶正气”“孝思维则”三块浮雕组成,面向赵登禹路大街,古朴却有震撼力,似在默默讲述88年前的那场惨烈战争。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刘树武伉俪结伴而来,特意在赵登禹将军纪念雕塑前合影,“人们耳熟能详的《大刀进行曲》唱的就是赵登禹率领的大刀队的抗日故事”。

沿着北京复兴门内大街,行至民族文化宫,向南拐便能钻进窄窄的佟麟阁路。在车水马龙的映衬下,路口处的街心花园安然静好。

市民三三两两坐在花园的长椅上,稍一抬头可瞥见草丛里的雕塑。那是一个巨大的“怀表”,表盘上方铸刻“1937.7.28”,表针指向14时30分——佟麟阁在这一刻殉国。

“这个雕塑让原本只知道佟麟阁这个名字的人对他有了更多了解,也是对抗日英烈的缅怀与纪念。”与雕塑合影的市民包放说,“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这些先辈的牺牲更值得怀念。”

张书芹家离雕塑不足5米,她在这里住了30多年,今年80岁。“佟麟阁路南北两头都立了介绍英雄事迹的牌子。每次有亲戚朋友来家里串门,我就给他们讲讲佟麟阁将军当年抗日的故事。讲着讲着,心里头就涌起一股自豪劲儿——因为我就在英雄路旁住着。”

佟麟阁路的街景换了几茬,张书芹也满头白发,如今走在街上,看着熟悉的一砖一瓦,心里满是感慨。“我常跟孩子们说,我们是幸运的,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要感怀先烈大无畏革命牺牲精神,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我们。作为居住在英雄之路上的居民,更要讲好英雄故事。”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即将举行,参加过抗战的老战士、老同志、老民兵、地方支前模范代表和抗战烈士遗属代表将到天安门现场观礼。

英雄的部队又将走上这条英雄的道路,胜利的民族必将走向复兴的未来。

相关文章